洛陽培育引進多層次創新主體 持續實施“雙倍增”行動
2020-8-19 來源:- 作者:-

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制造智能化工廠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沒有創新主體,科技創新就是無源之水。
進入“十三五”以來,我市以創新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為主攻方向,著力實施創新主體倍增行動,讓高素質創新主體成長涌現、高層次創新平臺落地發力、高水平創新成果競相綻放,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科技資源轉化為創新動能,關鍵在于創新主體。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以開放為引領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培育引進多層次創新主體,激發創新源動力。

洛陽康達卡勒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高端醫療器械安裝調試
培育“尖兵” 創新主體隊伍不斷擴容
昨日,在位于新安縣洛新產業集聚區的洛陽康達卡勒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多種高端醫療器械整齊排列展示,產品安裝調試有序進行。日前,該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DR(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產品順利下線,高端醫療器械實現“洛陽造”。
企業,永遠是創新的主體。近年,我市著力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創新龍頭企業”的梯度培育機制,鼓勵引導更多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做強做優,著力培育更多行業“尖兵”。
創新“龍頭”動力十足——
創新龍頭企業,是一個城市提升創新實力的頂梁柱。為進一步激發企業建設創新龍頭企業的內生動力,我市建立了由中車洛陽機車有限公司、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組成的創新龍頭企業培育庫,在重大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目前,我市已有20家企業躋身省級創新龍頭企業行列,占全省總數的1/5。
“中堅力量”活力四射——
產品邁向“高精尖”,離不開產業創新的“中堅力量”——高新技術企業。近年,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爭相加入高新技術企業隊伍。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共有632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數量居全省第二位。高新技術創新“尖兵”涌現,有力支撐了我市產業結構優化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例達44.9%。
中小企業快速崛起——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創新“尖兵”培育的“預備軍”。我市著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規范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持續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集群。目前,全市已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49家,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小巨人”快速崛起,正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
洛陽創新主體的隊伍不斷擴容,征戰創新版圖凱歌空前嘹亮!

特富特電磁科技(洛陽)有限公司電磁元器件產品銷往世界500強企業
搭建平臺 集聚資源激發奔涌活力
近日,在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航空精密軸承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利用國內軸承行業先進的儀器開展軸承零件檢測試驗。

該實驗室以航空與重大裝備精密軸承為對象,面向我國航空工業和軸承行業當前和未來發展的重大需求,在行業關鍵技術創新、輻射和推廣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帶動作用,取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有了高層次的研發平臺,企業創新才會如虎添翼。
近年,我市依托“雙倍增”行動,鼓勵相關單位承擔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級重大創新平臺及其分支機構建設任務,研發平臺建設的數量和質量持續躍升,匯聚起知識、人才、資本等創新資源,創新活力激流奔涌。
創新力量“聚”起來了——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擁有各類研發平臺2300余個。高鐵軸承進入產業化、機器人軸承實現應用示范、高效節能多晶硅大規模清潔生產技術實現應用……近年,我市取得的不少重大共性技術突破,均是依托研發平臺協同創新結下的科技果實。
創新激情“喚”起來了——
圍繞主導產業、支柱產業選擇一批創新型骨干企業,在產業聯盟構建等方面給予扶持;支持大院大所大 企業自建或聯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在優勢產業領域推進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平臺全覆蓋……在政策紅利下,我市企業研發平臺建設不斷加速,一批“專精特新”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生根,填補了我市在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高端醫療等領域的空白。
成果轉化“順”起來了——
“洛陽支座”助撐港珠澳大橋,“洛陽球鉸”轉動“世界第一轉體橋”,“洛陽軸承”建功人類探測器首登月背……近年,“洛陽創新”亮點頻現,各類研發平臺成為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強力“助推器”。
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一項項業界先進技術和產品,正在河洛大地孕育、成長!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研發的電力巡檢智能機器人
壯大主體 不斷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關于以開放為引領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行動方案》提出,培育引進多層次創新主體,持續實施“雙倍增”行動,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激發創新源動力。
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加快創新主體梯度培育,新增一批創新龍頭企業和“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麥斯克等具備條件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加快形成創新型企業集群培育發展體系。
依托大院大所大企業吸引集聚創新資源。落實創新“金十條”政策,優先支持國家、省級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建設及要素配置,爭取國內外高水平創新平臺在洛布局落地,集聚更多優質創新資源。
組建獨立法人創新聯合體。深化國企與民企資源整合,鼓勵引導大院大所大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剝離優質資產,引入社會資本、科研機構等創新聯合體,加快企業孵化和成果轉化。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持續發力“雙倍增”行動,修訂完善創新主體培育政策,構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后備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龍頭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種子企業、“獨角獸”企業的政策支持體系,把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作為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支撐,匯聚更多高端優質創新資源,不斷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創新主體不斷壯大,創新資源加速匯聚,河洛大地必將涌現更多轉型升級新動能,奏響高質量發展“新”強音!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