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助力阜陽“智造”
2022-10-26 來源:- 作者:-
10月24日,記者在阜陽界首高新區安徽云龍糧機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留意到,這里鮮見工人身影,從重載裝配、激光切割,到焊接、搬運、噴涂等一套生產流程,全由機器人操作,工業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
“車間里的‘同事’,越來越多地換成了機器人。”在云龍糧機工作十余年,現任技術總監的管文武見證了企業“機器換人”的變遷。
作為糧食機械生產行業龍頭,云龍糧機在生產更智能機械的同時,不斷加大投入、改進工藝,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化升級。
“目前,企業已采用精密及重載裝配機器人、平面關節(SCARA)型搬運機器人等30余臺(套),建成新型智能農業機械裝備生產線5條。”管文武說,“機器換人”不僅為企業降本增效,還讓生產流程更加科學、規范,產品質量更加精準、可控。

像云龍糧機一樣,如今,走進阜陽的不少工廠,很難再看到人頭攢動、工人穿梭的生產場景,取而代之的是機器手臂舞動、裝運車輛穿梭,一臺臺功能強大的工業機器人出現在生產線上,替代人完成危險、復雜以及繁重的工作,一些行業龍頭企業還建起智能車間和數字化工廠。
在阜合現代產業園區,安徽江淮汽車阜陽分公司的焊接生產車間內,9臺焊接機器人動作嫻熟、操作精準,輕松完成原來至少20名工人的工作量。
在阜陽界首高新區,安徽強旺集團的全自動生產線實現從生產到灌裝各個環節的自動化,每兩條生產線僅需1名工人常態巡視。企業員工數量由1200多人減到200多人,生產能力由原來的日產200多噸提升到現在的600多噸。
安徽金種子酒業早已實現無人智能灌裝,中航開樂車間里70%以上的工作由機器人完成……以自動化裝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讓“技術紅利”替代傳統的“人口紅利”,工業機器人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機器換人”到智能制造,從數字車間到“未來工廠”,在數字化浪潮奔涌而來的當下,我市始終把數智賦能作為新“智造”的最強勁引擎。為撬動全行業智能化技改,我市還加大了政策獎補力度。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900余臺,今年就推廣200余臺;全市建成6家省智能工廠、40個省數字化車間;301家企業通過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
搭乘“機器換人”的東風,阜陽制造正加快邁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未來工廠”引領的新“智造”正助力傳統制造業實現“鳳凰涅槃、騰籠換鳥”。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