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幅下修業績:預盈過億秒變虧逾3億 7個月股價跌四成
2021-4-8 來源:- 作者:-
3月31日,機器人(300024.SZ)發布公告,修正此前起發布的2020年度業績預告。
公告顯示,將1月29日公布公司2020年凈利潤預計盈利1.29億元至1.87億元修正為虧損3.67億元至4.25億元。

業績預盈轉虧損
對于前后數據差別如此之大的業績修正,機器人在其公告中列出了三點原因。
該公司表示,按照 2020 年實施的新收入準則變更收入確認方式及毛利率下降的影響, 2020 年度公司開始執行新收入準則,因財務人員對準則理解不準確,將定制化項目按照履約期間確認收入,2020 年實現終驗收的項目主要以 2019 年及以前年度項目為主,受 2020 年疫情因素影響,項目拖期,導致成本增加,到達 2020 年終驗收時點毛利率較預期有所下降。
同時,該公司部分 2020 年新簽項目集中在 2020 年下半年,在 2020 年并未實現終驗收,正常執行項目的毛利率未在 2020 年體現,也導致整體毛利率下降。
此外,虧損還受到產業應用研發項目的研發支出在本期費用化的影響以及專項減值損失計提不充分的影響等。
對于公告中財務人員對于專項減值預估不充分和對準則理解不準確的問題。中國科技新聞網致電機器人公司,該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回復稱:“財務人員出現這種問題,由于哪些具體原因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可能后續公司可能會對財務人員的內部處分和調查。”
而對于修正公告中提及的合同虧損一事,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虧損合同主要是一些新領域應用的合同,因為沒有過往的項目經驗,第一單做完之后會有復制性,未來會降低成本。”
不過,從預期盈利到修改后虧損,機器人的這次“變臉”操作接到了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關注函。該關注函中明確,要求沈陽新松機器人董事會補充修正公告中提及的定制化項目、相關虧損合同等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布這份業績預告修正前,證監會在2月22日剛剛批復同意了機器人不超過18.03億元的定增。
“逆向”發展的“領軍企業”
據機器人此前《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說明書(申報稿)》中介紹,預計 2020 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制造市場規模將達到 391.00 億元,2017-2020 年年均復合增速達到 13.70%;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市場規模將達到 978.00 億元, 2017-2020 年年均復合增速約為 9.50%。預計在 2022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將達到 29.30 萬臺,2018–2022 年銷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3.24%
近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自主品牌得到快速發展,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根據 CRIA 和 IFR 的統計,2018 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 16.20%,外資機器人銷量同比下降 10.98%,自主品牌機器人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上升至 32.20%,比 2017 年提高了5.50%。2019 年上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自主品牌的 份額進一步上升,達到36.00%。
不過,行業向好的同時,機器人的業績卻可謂慘淡。該公司最新披露的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將由此前預期的盈利1.29億至1.87億元,大幅向下修正為虧損,預虧金額達到3.67億至4.25億元之間。
機器人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科技新聞網:“公司實際在訂單量上與國內大環境趨勢是對應的,我們的訂單每年都在增加,包括2020年,我們的訂單增加了大約20.4%左右,主要是公告中提到的收入確認、研發費用計提和專項計提減值,導致我們2020年業績虧損,但并不意味著2020年業務量下降”。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與2018年相比,機器人的營收在2019年出現下滑。對于業績下滑,上述工作人員解釋稱:“我們的下游行業,主要是汽車行業和3C行業,訂單量有所下滑,整體行業不景氣,對我們公司業績整體上有一些影響,我們在2020年開展了于其他業務領域進行開拓的應對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新松機器人作為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領軍企業,隸屬于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最終實際控制人為中科院。過去兩年間,該公司股價一直處于震蕩下行狀態。2020年9月,機器人股價每股股價曾在17元上方,此后不斷下滑,截止2021年4月7日午間,其股價僅10.36元,7個月的時間里,跌幅約40%。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