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卡機器人 :引領協作機器人發展新方向
2021-1-19 來源:節卡機器人 作者:王蕾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智能制造快速演進,工業機器人已成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向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核心力量。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的機器人產業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其中,靈活、高效、易部署的協作機器人發展更為迅猛。獲得第 22 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CIIF 大獎的節卡機器人作為其中的“實力派”,正不斷引領著協作機器人發展新方向。
國家統計局及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分析顯示,2015—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持續增長,2019年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達18.69萬套。雖然近兩年受到宏觀經濟影響,國內工業機器人增速有所放緩,但市場規模仍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機器人因具有無人接觸、遠程服務、代替人工等優勢,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機器人行業在數字經濟的新模式、新業態下得以快速發展。
作為機器人行業中的細分領域,協作機器人憑借其極高的靈活度、精確度和安全性,在精密裝配、產品包裝、上下料等場景中獲得更多青睞,并在工業機器人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出現了逆勢增長的態勢。目前,在制造業領域,機器人與人協作生產的場景越來越多,市場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不斷擴大,直接促進了協作機器人產業的繁榮,從而帶動國內協作機器人企業發展,上海節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節卡機器人”)就是其一。
技術革新 讓人機協作更高效
相較傳統工業機器人,節卡機器人具有更強的技術特性。每個節卡協作機器人由6個關節組成,集安全性、柔性和簡易性于一體,節卡協作機器人擁有無線示教、圖形化編程、視覺安全防護等功能。
示教器是示教編程的必備工具,當少同類型企業還在使用龐大笨重的示教器時,節卡機器人則開發了移動終端APP控制模式,擺脫了傳統笨重的示教器與冗長的控制線,實現無線示教,打破地理界線,通過一部手機或PAD即可控制數十臺節卡協作機器人,實現人機互聯效率的指數倍提升。同時,節卡協作機器人支持遠程編程控制協作,配合特有的安全認證機制,實現遠程監控,革新了人與機器人間的交互方式。
圖形化編程、拖拽示教技術是JAKA節卡移動終端APP的特色功能之一。
軟件中,編程中的變量、普通常見運算符、計算機數學基礎、條件判斷、循環、高級指令、運動指令等,全部用圖形化去表現,無需編程基礎,無需編寫專業代碼,只需在界面上拖拽圖形就可以組成行動軌跡指令,就像孩子玩積木一樣簡單。
例如,讓機器人到達指定目標點或走一條指定軌跡,只需通過移動終端APP編程控制界面拖入編程指令,點擊拖入“關節運動”或“直線運動”模塊,編輯“目標點位”,設置“速度”和“加速度”,再點擊“完成并啟動”,機器人便按照自上而下搭建的編程模塊數據逐條執行編程指令,從而到達目標點位或完成指定軌跡。

目前,節卡協作機器人在3C電子、新能源、汽車、食品、精密制造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手機領域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電路板)檢測、新能源行業的后包裝段鋰電池工作站、汽車行業的光導條檢測、食品行業的搬運碼垛等場景中,協作機器人不斷將人從繁重、重復的工序中替換下來,不但降低了運行成本,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助力企業快速實現智能制造。
全新理念 推動交互方式革新
未來制造業,人與機器人協作將是重要趨勢。人機共融的場景中,機器人的安全性變得越來越重要。節卡機器人高度融合無線示教、圖形化編程、視覺等機器人技術,開發了新一代節卡共融系列協作機器人(All-in-one)。
新一代節卡共融系列協作機器人集成了機器人視覺保護和碰撞保護技術,機器人能智能識別、感知工作場景,提高了人機協作的安全性,大幅提高生產的柔性制造和自動化程度。目前,搭載該技術的節卡協作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檢測、分析和控制等生產工序。
該產品采用JAKA S3——Smart(極智慧)、Simple(極簡單)、Small(極小巧)的產品設計原則,采用新科技革新了人機交互方式,帶動機器人產業的上下游發展。
Smart(極智慧):即智能編程與主動防護,指具有智能感知、認知、編程與主動安全等功能,能夠識別人或者其他設備意圖的各種安全、智能的學習算法和自主系統。通過觀測演示過程,實現基于操作特征而非簡單軌跡重復的機器人學習編程,最終達到人機技能的快速有效傳遞。該系統具備基于視覺和力覺的多重主動防護安全機制,實現人機共融環境中各種復雜工況條件下機器人與現場工作人員安全共融協作生產。
Simple(極簡單):即快速部署與便捷示教,指通過感知增強、機器人自學習、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等技術,機器人可以與人交互,從而實現人機共融。同時,JAKA Lens 2D視覺軟件為用戶提供網頁版的視覺配置界面,具備目標識別、視覺定位、相機管理、手眼標定等功能,可快速實現2D視覺項目的配置和管理,顯著降低機器人的應用門檻,減少了操作用戶的培訓和使用成本,消除機器人使用地域限制,幫助用戶便捷、快速地對機器人進行部署和示教。
Small(極小巧):即擁有高集成度核心組件,指智能產品借助生、機、電、光等一體化(All-in-one)技術,向高度集成、靈活小巧的形態方向發展。其機器人主要包括一體化關節、Minicab控制器、Lens 2D集成相機等協作機器人核心組件。例如,共融系列協作機器人中的JAKA Zu 7協作機器人,自重僅為21kg,最大負載可達7kg,實現負載自重比1:3,優勝于國際同行的1:4,突破了輕量化機械臂的關鍵技術。同時,節卡機器人自主研發的Minicab機器人控制器體積小僅(180mm×128mm×47mm)、重量輕(僅1.1kg),與同類競品相比,空間優化達80%以上。JAKA Lens 2D集成相機配置了相機、鏡頭、光源三大模塊,小巧輕便、外觀精致,可快速安裝,無需配置額外的視覺控制器。
人機共融 打造JAKA+生態圈
作為行業領先的協作機器人企業,節卡機器人堅持自主創新,不斷為提升我國協作機器人領域的科技實力而努力。節卡共融系列協作機器人的成功研發,用行動證實了中國協作機器人產品領跑全球的實力。
近年來,應用終端對協作機器人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強烈,對機器人廠商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人機共融”是整個機器人行業的趨勢。“人”的角色依然是“定性”判斷的決策者,負責監督控制和任務安排;機器則從“定量”計算推理升級為“模仿”判斷決策,具備模仿學習和容錯能力。因此,亟待機器人廠商根據市場進行產品迭代,從而加快打造更智能化的制造工廠。
節卡機器人圍繞感知、決策、執行生態圈建設,通過AI載體,在構建協作機器人系統、打造面向人機協作的智能示教與JAKA+生態圈、建設面向智能機器人的多種機器人感知系統及應用、基于演示的機器人學習編程與優化、建設基于工業物聯網的數據平臺與應用等方面發力,促進協作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創新突破和應用,為更多行業實現智能轉型和升級提供助力。
面向未來,想要用機器人代替人實現無人工廠,需要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支撐,通過建立以信息為導向、網絡為支持、數據為要義的智能工廠,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并不斷深化技術創新。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制造業融合創新的重要載體,機器人仍然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協作機器人領域構建行業“生態圈”,必須通過企業帶頭、行業帶動,盤活行業上下游,推動合作共贏才能實現,并由此突破行業困境,共同打造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