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13名失聯礦工升井 “合肥造”機器人參加透水事故救援顯身手
2019-12-27 來源:安徽網 作者:-

12月14日15點26分,位于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的川煤集團杉木樹煤礦發(fā)生了嚴重的透水事故,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chuàng)新研究院派出5名技術人員和3臺機器人趕赴現場救援。能跨越高度達400毫米的越障機器人、擁有720度無死角的視覺系統(tǒng)、不怕易燃易爆氣體的防爆機器人,它們個個本領高強。
跨越1400多公里去救援
“礦難發(fā)生的當晚,我們就接到了相關電話,希望我們的機器人能去到救援現場,經過領導批準,我們立即開始安排,第二天一早就出發(fā)趕赴礦難發(fā)生地。”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chuàng)新研究院無人裝備研究所副所長管永賀告訴記者。
20多個小時、1400多公里,3臺“合肥造”的機器人和5名技術人員終于到達了現場,除了救援隊外,這是唯一的高端救援裝備,讓現場很多人眼前為之一亮,給礦工和家屬帶來很大信心。在去現場之前,管永賀和同事還制定了一整套營救方案,先讓防爆機器人進入,探尋易燃易爆氣體的狀況,再讓救援機器人用強大的視覺系統(tǒng)偵查現場環(huán)境,最后輕型越障機器人實施救援,“每個機器人都帶有滅火功能,而且都可承載食物、醫(yī)療設備等的救援包,以便第一時間營救被困人員。”
記者看到,這三臺機器人的“個頭”大約1.2米左右,最重的防爆機器人重量達到700KG,最輕的機器人也有320KG,三個“大塊頭”不光可以在平地行走、跨越障礙,還能爬上35度到45度的坡,跨越高度達400毫米的障礙物。
三臺機器人身上“藏著”38種專利
可別小瞧了這三臺機器人,管永賀說,它們三個身上加起來擁有38項專利,都是在合肥自主研發(fā)的,今年7月才剛剛“集結”完畢,“跟行業(yè)內相比,它們更快、更高、更強。”
“以越障機器人為例,它平地行走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2~3米,而且還能跨越400毫米高的障礙物,通訊距離可以達到1000米。”管永賀介紹,當遇到障礙物時,越障機器人就能在人的操縱下直接立起來,僅靠它的四條“腿”走路。
除此之外,它有兩只眼睛,一只是可見光觀測,一只是紅外線觀測,觀測的距離可以達到20米,而且可以水平和垂直兩種角度旋轉,“可以說是720度無死角,連它自己都能看清楚。”其實,救援的三臺機器人每個身上都有自己的通訊系統(tǒng)、傳感器、視覺系統(tǒng)等,無論是光線充足的地方還是黑暗的地方,都可以快速偵查到現場情況,并傳回后方。12月18日7時55分,四川杉木樹煤礦透水事故13名失聯礦工,全部升井,救援工作完成。12月19日,三臺機器人啟程回合肥。
12月23日,記者在哈工大機器人(合肥)研究院的廠房里見到它們時,它們已洗去一身疲憊,等待下一次的任務,“我們正醞釀在消防、公安等場景中應用,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功能。”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yè)、企業(yè)相關新聞稿件發(fā)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yè)、企業(yè)相關新聞稿件發(fā)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