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為期五天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閉幕。自2015年首次舉辦以來,世界機器人大會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的機器人技術交流與合作,已成為全球機器人行業的“奧運會”。同時,對促進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次展會上,業內人士暢談了此次展會的作用,以及機器人產業同其他行業的合作。
本年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以“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為主題。約300位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等國的業界領袖來到會場,150多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攜近千種機器人參展。在23日舉行的大會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致詞時強調,中國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密結合“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是本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規模最大的參展商,攜旗下50余款明星產品亮相。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白相林表示,參加世界機器人大會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這個展會,我們一是達到品牌的宣傳作用,世界機器人大會是我們哈工大集團在國內唯一參加的業內大會。第二,通過展會結識了很多同行,了解了同行最新的技術動態,對我們日后的整體戰略規劃和產業布局起到很好的參考作用。第三,通過展會我們盡了自己承擔的義務。現場會來很多老人和小朋友,讓他們、讓普通大眾進一步了解機器人怎么用,機器人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困難。所以,我們在展會上收獲蠻大的。”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由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于2014年底聯合創辦。據白相林介紹,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科技實力與人才儲備,另一方面得益于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他說:“從這兩年的發展進程來看,我們之所以有這么好的發展速度,第一是我們有品牌優勢,大家都知道哈工大的機器人做得很好,這種品牌優勢不具有可復制性。第二,我們有非常好的人才儲備。這些人才是哈工大在30年發展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有很多優秀人才在社會其他行業工作。集團成立后,好多優秀人才匯聚到了我們這個平臺。第三是來自國家層面、地方政府層面和高校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扶持。這是我們發展這么快和在行業起引領作用的一種重要原因。”
白相林同時承認,在機器人研發領域,中國仍落后于發達國家。但與業內領先國家相比,我國的機器人產業具有平臺優勢,產品更加豐富。“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國家的有力支持將加快縮小與發達國家間的距離。他說:“如果單純從技術角度來比,國內的工業機器人和國外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畢竟國內的工業本體與國外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這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國外展商的產品門類相對單一,我們產品種類和門類比較齊全,而且我們涉及的領域比較多,工業、特殊行業和特種行業,我們都有相關的產品推出。這是國外公司不具備的特點,我們的特點是我們是大型的平臺公司,匯聚了國內的優秀人才、頂尖技術在這一平臺孵化。我相信,未來在工業和服務機器人領域,我們會取得很好的進步,進一步縮短與國外廠家和發達國家機器人水平的差距。”
白相林認為,在未來一段發展時期,服務型機器人在國內市場的需求將越來越大,“未來還是朝著服務型機器人這個方向發展。從工業機器人角度來講,朝著協作型、人機共存這種模式發展,這是未來5到10年的發展趨勢,再往遠就是朝著智能型機器人發展,這是大家的共識。近期在服務型機器人的需求上可能有很大的增長,因為服務型機器人是服務到千家萬戶、服務到每個人的。它的市場要遠遠大于工業化機器人的市場。”
大會期間,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下屬公司與安徽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電加熱智能制造方面加強合作,建立技術研發與市場營銷的直接聯盟,實現電加熱行業工業4。0生產。安徽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肖中孝認為,機器人企業提供的人工智能有助于工業企業打造“智慧工廠”,人工智能與工業本體的結合將促進工業4。0目標的實現。他說:“自動化機器人也好,機器人軟件服務商也好,企業也好,都扮演各自的角色,方向其實都是一致的,就是朝著國家提倡的工業4。0或者工業2025這個方向,都希望在各自的行業里獲得領先地位,或者領先于全球,做一些積極的改變。現在整個的用工環境、用電環境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應該說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接下來,應該進入自動化設備更新迭代的快車道。”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